星期三, 1月 28, 2009

國際學生集團 II

在這裡遇到的國際學生 多的數不清
能有真正深入一點接觸的 不外乎是實驗室裡的伙伴及一起合租房子的housemate
先從housemate開始說吧
我入住的第一間房子 有三位大陸室友
初來乍到英國的我 在這三位親切的大陸同胞及他們的眾多好友的照顧下
天天是吃香喝辣 一點都感受不到身為外國人被排擠的感覺
這一大家子大陸同胞 來自四面八方 有北方人 有南方人
他們每天輪流作菜 這菜色之多變 我跟他們住的期間 幾乎沒有吃到重複的菜過
不過 在眾多菜色當中 還是有一個共同點 就是 "油"!!
八個人一起買菜 兩公升的油 一週就能夠消耗完畢 實在太驚人了
當然 身為台灣人 也是輸人不輸陣的下廚露兩手給他們嘗嘗
馬上獲得他們一致的評語 "台灣人口味好清淡呀!" 實在無語....

也許是因為跟室友相處的時間比較長吧
我一直覺得在這邊 受到大陸同胞的幫助與關懷 真的比台灣人多
尤其是這一大家子同胞室友們 他們相互之間的感情就是好的不得了
從來也沒把我當外人看 有什麼好康的 或是能撿便宜的 都不會漏掉我
最最難忘的 還是一天晚上 他們從溜冰場回到家
因為有位女孩不太會溜冰 所以摔傷了
他們有的幫她推拿 有的在一旁安慰痛到流眼淚的她
更有像大哥哥一樣摟著她的 "朋友"
大家七嘴八舌的圍繞在女孩的床邊
喔~~ 一整個讓我想到當年畢業旅行的甜密回憶~~ 時光呀~~

後來 我搬到了就在幾步之遙的房子 當然 也來了新室友
分別來自印度 馬來西亞 和日本
我不知道從那裡聽來的風聲 說和印度人住會是災難
他們不但能夠把屋子弄的都是"香料味"
還不太修邊幅 公共區域再亂也不在意 等等的流言
但是 依我的經驗 這位印度室友 可算是優良室友
至少 她對香味的定義 跟我有雷同 :P
而且 也相當愛乾淨整齊 廁所那張"洗完澡記得撿毛"的貼心提醒還是她寫的呢
不過 她是有點神經大條 好幾次 我在上廁所 都被她突然打開門 春光外漏了....
她個性相當阿沙力 也很講義氣 雖然常常貴人多忘事
看她作菜是種享受 (雖然廚房有點窄小)
香菜籽 丁香粉 茴香 小茴香 辣椒粉 好多好多的香料
一樣一樣有次序的加入
食材從綠的綠 紅的紅 煮到完全看不出來誰是誰的融為一體
香味四溢 但是我還是無福消受 真是太辣了
她的英文相當好 不過 還是有一點點的印度腔調
跟她談過幾次家鄉的事 她說 印度還是相當保守的國家
信仰虔誠 社會價值觀傳統 跟以前的台灣很像
像她現在的年紀 (碩士畢業) 她的父母會催著她結婚 不希望女孩念太多書
她是個相當有想法的女孩 在那樣的環境裡 應該會悶壞她吧
所以 她不想回印度~~ 她喜歡英國的自由
後來 她找到穩定的工作 搬去市中心離辦公室近的套房住了
大家還是常聯絡

星期日, 1月 25, 2009

隨性寫寫

噹噹 !!
是的 sky in the wall又復活了
其實 也不算真正的復活 嚴格來說 算是癱瘓了吧
因為 我用來錄音 編輯節目的ibook 前些日子 正式宣告壽終正寢
雖然 托朋友幫我帶回台灣修 (在英國修 不如買一台新的算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能夠起死回生 (手指交插 碰碰木頭)
總而言之 現在 手癢的我 突然想起了冷落已久的 sky in the wall
卻已經無法前以從前大家熟悉的方式與大家見面了 (說不出的落沒)

沒關係 文字 圖片 一樣可以傳達我的心意

半年不見了
我在英國也已經呆了一年多
說真的 是習慣了很多
但是總覺得 還是不夠了解英國的文化
雖然 跟著英國人一起放假過節 PUB喝酒 隨性打屁
由於語言的限制 跟英國人的友誼 最多 也只會到點頭之交罷了
說真的要掏心掏肺的談心 還有好一段拒離
必竟 我們是外國人嘛
另外 學生租房子的時候 也都是英國學生們一起去合租高級一點的房子
國際學生們 通常都是租那種最便宜 跟鬼屋一樣的地方
我在這邊沒有住過學生宿舍 一直都是在外面租房子
遇到的室友 日本人 法國人 敘利亞人 就是沒遇過英國人
不巧 我們實驗室也是個相當國際化的實驗室
馬來西亞 巴基斯坦 斯里蘭卡 那裡人都有 英國人 就只有老師一個人....
這樣也不失為一個美好的經驗 明明就是到英國來 卻能認識世界各地的人
算是一舉數得 賺到了吧

接觸了各色人種 發現 英國有好多印巴人 (大陸同胞用來統稱印度與中東人的用語 個人認為 比台灣人常用的"阿X" 要少一點種族岐視的味道)
以前 美國的電影看太多 總覺得西方國家 除了白人 其他有色人種 不外乎黑人與黃人
到了英國 才發現 要找到真的純黑的 還滿難的
路上很多都是回教徒打扮的包頭女郎 而且 大多都還拉著兩三個拖油瓶
印巴人來到英國的歷史 可以追溯到日不落國的時代
印度跟一些回教國家曾被英國殖民或佔領過
在英國縮回他們小小的島上之後 對這些國家的人們有一定的優待
相當程度的放寬他們到英國生活的標準
比如簽證的申請 就容易得多 或根本不用簽證就能進入英國
這些熱帶或亞熱帶來的人們 在這邊 還是不改在家鄉愛生小孩的習慣
雖然這邊生活花費超高 他們還是很努力的擴充人口
也許想要利用人海戰術報復當初被殖民的怨氣吧

我們實驗室的巴基斯坦學長 號稱他是個相當eazy going的人
常常在我實驗做到一半的時候 突然跑來跟我聊天
而且 一聊就是二三十分鐘 我的電泳膠都涼了....
拜他之賜 我學到了好多以前覺得超神秘的回教文化
我對回教的認識 只有他們的神是阿拉 念的是可蘭經
頭要包起來 一天要朝麥加聖地拜好多次 不吃豬肉
知道的簡直是少之又少
小巴學長告訴我 回教的阿拉 基督教的上帝 跟猶太教的上帝 是同一個人
他們念的 也是同一本聖經 之所以會不同 就像現在台灣的初等教育 是一綱多本的狀態
他們頭要包起來 可是 有好多種包法 從包頭的方式 就可以看出此人是從何來的
他們不只不吃豬肉 連非回教徒處理的肉類都不吃
所以 我們實驗室信回教的小巴學長 和馬來西亞學弟 在實驗室聚餐時 都幾乎是吃素的
但是小巴學長是立足回教放眼世界的 (不是不虔誠唷)
跟我們在一起開心的時候 也是吃肉喝酒 一起哈根草
果真是eazy going呀~~

下次再跟大家分享 跟其他國際學生相處的經驗吧
下次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