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3月 23, 2009

週末的實驗室

跟台灣大多生物實驗室 日也拼夜也拼的氣氛不太一樣
這邊的研究生們 大多都是朝九晚五
每天下午五點之後 實驗桌上都收的乾乾淨淨
我本來以為 他們是工作效率高
早早結束了實驗 就可以回家
但是 經過一年的觀察
發現 他們做實驗 其實並不密集

在台灣受過良好實驗教育的我們
大多不會浪費一分一秒
在一個實驗等待的時間 就去開始另外一個實驗
一天下來 總是在回家之後
才發現 原來自己一天都沒有坐下過
反觀英國研究生 每天做的實驗不多
很多的時間 都在書桌前 整理data 看paper之類的
更多的時間 是在走廊上 跟其他研究生話家常

即使是這樣 在學術上的成果與地位
英國也是遙遙的在台灣之前
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檢討起來 也許是從根本的觀念不同
我以台灣人的角度來看研究這件事
覺得 學術研究 就是大量的設計實驗
以找到最初那個問題的答案為目標
學術報告 只挑相關的看
學術演講 只選有關的聽
跟其他研究生討論 從來不會深入談到自己的研究
深深害怕別人會把自己的研究偷去發表

英國人的觀念 則是多看不同領域的研究
也許會對自己的研究有所啟發
不論是不是相關的研究主題
在實驗設計 思考邏輯 數據整理 各方面
都有可能會擦出火花 或是給自己另一個思考的角度
在演講結束後的茶會 或是大大小小的聚會場合裡
不論是老師或學生 全都打成一片
從來就沒有階級之分
大家可以天南地北的討論教授家裡的小貓
也可以深入探討學術問題
適時的把自己實驗上遇到的困難拿出來討論
很多有經驗的老師同學 都不吝嗇的給很多意見
有時候還可能因此得到很多幫助 或是學到很多新的技術
在學術思考上 還有很多成功的研究
就是在這樣的腦力激盪之下產生的

其實 這就是我所嚮往的學術生活
大家都對科學有同樣的興趣才會進到同一個研究所
雖然做的主題可能不太一樣
但是 多聽多學 對我來說是人生一大樂趣
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茫茫人海中不好找
有這樣的機會把大江南北的菁英集中在一起
不好好把握 真是浪費了
閉門造車 雖然也是很不錯
但總是少了那麼一點跟朋友分享的快樂

美國的教育體制 跟台灣相差不多
問過一些在美國念博班的學長姐
大多過著跟在台灣一樣的日子
除了實驗室 還是實驗室
想要出國開會 多接觸其他領域的人們
多半會被老師打回票
要求他們的研究做到某個完整的階段再出去開會
這樣的用意 是保護學生們的研究成果
在競爭激烈的學術環境下 如果發表了未成熟的研究
很有可能會被對手迎頭趕上 甚至先你一步發表成果
但是 沒有其他學者的建議下 悶頭做了六七年的研究
聰明 或幸運的情況下 可以獨享成就
若是不幸 多年的努力 可能只是一場空

反觀科學歷史
在西方科學的開端 被宗教打壓的情況下
科學家們 很努力的在檯面下研究
渴望得到人們的認同
後來 科學發展快速
就是因為科學界終於可以光明正大的相互溝通了
但是 不知道什麼時候
這樣的溝通管道 又被自私的人們關了起來
科學 是人類的智慧
不是各人的成就 不是名 不是利
這樣藏私的做研究 完全曲解了科學的意義

我很開心 在這樣開放的學術環境中生活
但是 我也很希望 能夠回到台灣 貢獻所學
真心希望 台灣的學術界 也可以朝著共享的方向邁進

沒有留言: